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改革开放强动力三秦大地创辉煌陕西改革开放四(3)

来源: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3-08 04:17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八是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成效日显。目前,陕西已进入以“数量追赶期、质量超越期、发展模式创新期”为特征的追赶超越新阶段,正在实现由“陕西配套”

八是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成效日显。目前,陕西已进入以“数量追赶期、质量超越期、发展模式创新期”为特征的追赶超越新阶段,正在实现由“陕西配套”“陕西制造”向“陕西服务”“陕西创造”转变、主体产品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陕鼓、陕汽、宝石等集团正在成长为单位能耗低、创新能力好、市场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中国服务制造企业的典范。

九是园区化发展成果丰硕。全省各地以园区化为载体,强化产业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调优增量,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增强供给,基本实现了由分散向集群、粗放向集约、传统向创新的发展方式转变,各类园区成为工业经济发展最有活力、最有动力、最见效益的增长点。仅从县域经济发展来看,截至目前,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194个,已有20个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上,54个营业收入在50亿元以上,入驻法人企业8195个,就业人数100余万人,基本形成关中先进制造、陕北能源化工、陕南绿色循环为主导的三大区域特色产业集群。

十是非公经济活力增强。随着“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商务制度改革的全面深化,我省非公经济主体扩大、活力增强、发展加快。仅2017年,全省非公经济占比达54.1%;全省私营企业达60.4万户,个体工商户162.8万户,全年新增私营企业13.2万户;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6%,在县域工业企业中占主体地位;全省规模以上非公工业增长16%以上,位列全国前列,全省民企纳税额1000亿元左右,占全省税收的60%以上。

苗金祥,男,汉族,1941年10月出生,江苏淮安人,1968年8月毕业于东南大学(原南京工学院),中国共产党党员,曾任陕西省体改委副主任、党组成员、省行政学院党委书记、省体改办巡视员等职。

我是1984年调入省体改委的,曾随同省委原书记张勃兴参加了全国第一次体改会议(1986年初),除了1995年10月至2001年2月调任陕西省行政学院党委书记外,几乎一生服务于陕西体改事业,直至2002年退休;随后被聘任为省决咨委委员,担任改革发展组组长,继续研究改革10多年。回顾四十年来陕西改革开放历程,可谓是:亮点纷呈,成就巨大,激动人心,催人奋进!实践雄辩证明,改革开放是党领导下的创新之举,是富省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加速器,是开启陕西创新发展的动力源。陕西GDP已由1978年的81.07多亿元迈到2017年的.81亿元,增长了269倍,排全国第15位,一举进入中等发达省份之列。这一切都鲜明地昭示: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唯持续深化改革开放者赢!国企改革亮点多,创新探索绘新图亮点之一:“陕解放”首亮深交所。1993年8月9日上午9点30分,随着深圳证券交易所一声锣响,我省第一只股票“陕解放”(代码000516)正式挂牌上市交易,闪亮登场,是西北第一家、全国首批13家上市公司之一,开启了我省上市公司的先河。“陕解放”,原名西安解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是西安市解放百货商场,当时营业场所是仅为2200平方米的简陋平房,年营业收入3000万元左右,因位于西安东大街钟楼东侧繁华地带,商业价值巨大。1984年其率先进行股份制改造,1986年12月组建成股份有限公司,1992年5月1日发行股票1306.84万股,1993年7月经国家证监会批准在深交所上市,2007年6月,改名为“西安开元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改上市后,企业如鱼得水,长足发展。至2010年,公司年营业收入就达到25亿元,比2000年的7.28亿元增长2.43倍,年均递增13.1%。如今由“陕解放”变身而来的“西安开元”已成为西安标志性商城。亮点之二:陕西股改竞风流。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发展股份制经济,支持企业股改上市融资。1992年4月22日,省政府发布《陕西省股份制企业试行办法》和《陕西省股票管理试行办法》,成立了以时任常务副省长徐山林为首的股份制改革试点领导小组,迅速拉开了股改试点的大幕,促使全省股改得到良好发展。后又授权省体改委负责股改审批工作。一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相继改为股份制企业。经国家证监会批准,陕长岭首获在西安公开发行股票。当时省上以省体改委为主成立了以蔡肇发副秘书长为总指挥的“长岭股票发行指挥部”,负责整个公开发行工作。那时,整个古城都轰动了,来自天南海北的投资者,提着大包小包的现款到发行处购买长岭股票,仅三天时间就超额完成了发行任务。那时,我每天晚上都要向时任常务副省长徐山林同志汇报当天发行情况。不久,陕长岭便在深交所上市了。股份制改革为企业开辟了直接融资渠道,有效筹集到生产发展资金,补充自有资本金,增强发展后劲,转换经营机制,取得了显著成效。经过股改,全省股份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数量明显提升,上市公司也相应增多。到2010年底,我省已有37家上市公司(不含已退市的3家),其中主板29家、中小板3家、创业板5家,融资额达到571亿元,占当时整个沪深股市的2.1%,上市公司的总数量在全国排第15位(其中创业板上市公司数量排第6位),与陕西的GDP在全国的排名位次大体相当。这其中不少股份制企业成为行业发展的“龙头”,为陕西追赶超越、富民强省作出了巨大贡献。亮点之三:“韩城经验”开新河。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造成国有企业产权关系不清,责任不明,政企不分,经营不善,冗员增多,负债沉重,效益下滑,发展艰难。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便成为国有企业改革探索的重点。20世纪90年代初,韩城市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率先进行了国有小企业产权制度改革试点,针对该市国有小企业负债较多,管理不善,效益下降,资产流失,产权不明的现状,通过对16户企业摸底调查,确定以市水泥一厂等10户企业作为试点,以股份制为主要形式,进行企业产权制度改革,以创建“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核心,让企业法人具有独立的产权及其支配、使用、处置和收益的自主权,有组织、有计划地推向市场,使之真正成为市场主体。其试点的基本做法经验是:试行股份制改革,吸收社会和自然人参股,将国企改为股份有限公司或有限责任公司。如市水泥一厂,经评估资产总额为2706.6万元,负债总额2403.2万元,所有者权益303.4万元(其中国家权益229万元),采取参股形式进行股权设置,时与香港一家公司合作成立韩港有限责任公司。市纺织厂、市水泥二厂均照此形式先后改制成有限责任公司。取风险抵押,以分期付款的方式出售给企业和个人,并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如市冶金公司即是这样,经评估资产总额5895.9万元,负债总额5062.5万元,所有者权益833.4万元。改制成银河股份有限公司时,将国家所有者权益530.7万元整体出售给企业员工。后来市第一机械厂等企业也援引此法,均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每年向国有资产管理部门交纳租金和平均利润,用于冲减国有资本金,被冲减的部分转为企业所有。即国有资本金不变,企业每年承担略低于银行贷款利率的国有资产占用费,费率为10%。经改革试点后,企业经营状况有了很大改变,经济效益明显好转。1993年底,由省体改委具体组织,以省政府名义在韩城市召开了国企改革试点现场经验交流会,引起极大的反响。会后,省内外许多地市纷纷到韩城考察学习、取经探宝。当时韩城经验十分可贵,既为全省国企改革深化开辟了新路径,也为全国国企改革向深水区航进起到了引领效应。供给侧改革深入推进 工业赶超展新颜一是“三去一降一补”成效显著。全省上下下大气力推进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供给体系质量进一步提升。煤炭去产能完成“十三五”任务的64%,化解钢铁过剩产能210万吨,取缔“地条钢”企业18家,商品房去库存周期降至12.5个月,政府举债行为进一步规范,企业税费、用能、物流等成本降低300多亿元,各类企业进一步获得快速发展机会,为工业强省奠定了良好基础。二是产业结构优化提升。全省工业结构调整加快,能源产业加速调优发展,非能源产业不断壮大,比重效益逐步提升。2017年,从全省工业产值占比看,能源工业完成总产值7534.43亿元,占比30%;非能源工业完成总产值亿元,增长15.9%,占比达到70%。从工业增加值占比看,非能源工业增加值达到4565亿元,占比由2011年的41%上升到55%,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已占到11%以上。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我省工业产业结构深入调整、渐趋合理。三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全省各市都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和智能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普遍出现了“老企业积极转型升级求突破,新企业达产扩能助增长”的良好局面。从企业发展形势看,陕汽、比亚迪集团不断研发新型车,积极开拓新市场,新能源汽车发展势头良好;吉利汽车强势进入,新款汽车销售更是呈现一车难求的火爆景象;三星、中兴、美光等企业产能扩大,保持高速增长。从产品结构看,代表消费升级方向的产品发展迅速,增长有力,仅2016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实现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1%,食品制造业增长12.6%,纺织服装服饰业增长17%,医药制造业增长12.5%,增速均较前加快,转型升级势头兴旺。陕西法士特集团公司四是大集团大企业更加发展壮大。延长石油集团、陕煤化集团已跻身世界500强,使陕西一举成为西部地区唯一拥有两家本土世界500强企业的省份;陕汽、法士特、东岭等集团已进入全国500强企业行列;有色、东岭、陕汽、西电等4大集团已连续5年入列中国制造业500强;宝石钢管、宝石机械、秦川机床等企业集团也新进入全国制造业500强;组建不久的铁路建设集团、东庄水利建设集团、金融资产管理集团等,正在茁壮成长、发展壮大。所有这些大企业大集团已名符其实地成为陕西追赶超越的骨干带头力量。2017年全省工业企业实现利润2185.7亿元,为2011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增长49.3%,高于全国28.3个百分点。五是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省市纷纷出台了技术创新激励政策,强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积极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大力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产品化、效益化;有效推动产学研合作对接深化,共同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不断增强创新活力;致力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培育建立企业研发中心,支持骨干企业牵头成立创新战略联盟,不断为科技创新注入新活力;持续推动“双创”发力,全省先后拥有4家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27家国家级孵化器、23家省级孵化器、31家市级孵化器,形成“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3级孵化载体,成功孵化企业2700多家,从业人员近6.5万人,出现了创业增长快、企业发展快、结构调整快、产品出新快的“四快”新局面;新产业新模式培育发展增速,高新产业、“战新”产业、服务制造、现代物流、新兴消费不断发展壮大,正在走向创新发展的新时代。六是两化融合发展迈上新台阶。全省两化融合发展显现新特色:互联网+制造发展提速。依据省上有关文件,以深度融合为主线,以互联网、大数据、工业云为支撑,聚焦推进制造业研发模式、制造模式、服务模式的联动创新,建设制造强省步伐加快。两化深度融合增强。全省“两化”融合典型企业已达百户,2015年全省工业企业“两化”融合发展水平平均得分为57.08,较上年提高2.65个百分点,12项评估指标有10项得分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智能创造发展加快。实施国家智能制造专项和试点示范项目均居全国较前位置,全省规模以上智能制造装备企业近4家,智能制造规模正在迅速扩大。信息基础支撑力加强。全省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两化融合行”系列活动深入开展,融合指数日趋提高,正在跨入新的发展时期。七是绿色循环发展积极推进。一是“工业绿动力”加快实施。全省在单位GDP能耗降低17%的基础上,又出台一系列实施方案,加快推进绿色工程建设,顺利实施了对11个行业104户重点用能企业的节能专项监察,榆林市、韩城市成为国家首批工业领域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示范城市。二是资源综合利用不断扩大。矿产资源、再生资源、工业固废资源化综合利用日趋加强,“榨干吃净”,变废为宝,发展加速,效益提高。三是循环经济加速发展。许多工业园区成为低碳循环发展试点园区,许多企业成为低碳绿色发展试点企业。各类高新区、经开区、示范园区、大型企业已成为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大力发展低碳循环经济为特征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八是服务型制造新模式成效日显。目前,陕西已进入以“数量追赶期、质量超越期、发展模式创新期”为特征的追赶超越新阶段,正在实现由“陕西配套”“陕西制造”向“陕西服务”“陕西创造”转变、主体产品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陕鼓、陕汽、宝石等集团正在成长为单位能耗低、创新能力好、市场竞争力强、综合效益高的中国服务制造企业的典范。九是园区化发展成果丰硕。全省各地以园区化为载体,强化产业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调优增量,创新驱动,提质增效,增强供给,基本实现了由分散向集群、粗放向集约、传统向创新的发展方式转变,各类园区成为工业经济发展最有活力、最有动力、最见效益的增长点。仅从县域经济发展来看,截至目前,全省重点建设县域工业集中区194个,已有20个营业收入在100亿元以上,54个营业收入在50亿元以上,入驻法人企业8195个,就业人数100余万人,基本形成关中先进制造、陕北能源化工、陕南绿色循环为主导的三大区域特色产业集群。十是非公经济活力增强。随着“多证合一、一照一码”商务制度改革的全面深化,我省非公经济主体扩大、活力增强、发展加快。仅2017年,全省非公经济占比达54.1%;全省私营企业达60.4万户,个体工商户162.8万户,全年新增私营企业13.2万户;全省规模以上中小企业占全省规上工业企业总数的96%,在县域工业企业中占主体地位;全省规模以上非公工业增长16%以上,位列全国前列,全省民企纳税额1000亿元左右,占全省税收的60%以上。

文章来源:《陕西行政学院学报》 网址: http://www.sxxzxyxb.cn/qikandaodu/2021/0308/526.html



上一篇:讲好中国故事传播文化价值
下一篇:分级诊疗制度下不同级别医院间糖尿病基本药物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投稿 |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编辑部|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版面费 |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论文发表 |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陕西行政学院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